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越南行] 96/09/07 體驗學習-諒山三青寺、二青洞、末城

***
翌日,96年9月7日諒山旅社一宿後,約七點左右就前往附近的捲潤餅店享受早餐。這是越南道地的風味小吃,是一種用麵粉混著水蒸熟成圓片狀的薄面,中間隨意加些肉末或雞蛋,再捲成類似春捲貌,加以魚露作為調味沾料(含糖醋、醬油、肉末、魚露、辣椒、香菜)即可享用酸酸甜甜的好滋味。這家早餐捲餅店一早就門庭若市、座無虛席,不管婆婆媽媽、男女老少皆上門享用捲餅的好滋味。通常大家都點一顆含蛋和一盤約七、八個肉末捲餅就夠飽足了。

因表姊校內有公務在身,故參觀朱文安高中的行程延後一天(因星期六還是正常上課)。今日為諒山名勝古蹟人文深度一日遊。首先,上午為拜訪越南的親戚朋友,藉由噓寒問暖,深入到越南親戚家庭觀察與台灣異同的人文事物。由二表哥驅車前往三舅舅家。三舅舅是個健談熱心的人,話匣子一開啟就無法停止,殷切問候我們這群遠到來訪的客人。三舅之前從事公務人員一職,退休後在家門外開始擺攤做生意,話說母親家族裡盡是做生意的人才,除了三舅之外,二舅舅、二姨丈、小舅舅、大表哥等都在從事買賣貿易。辯才無礙、擅長與人交際正是我們家族所擁有的一種特質。三舅舅試著拋出許多議題與我們分享,互相交流台越之間不同的觀點:諸如日常生活與婚姻育兒等的課題。下述為歸納之觀點:
一、作息時間的差異
三舅舅詢問我們是否會回家吃午餐,我們表示通常是在校或是在公司裡享用外食便當。他則是反應說是否是離家太遠、來不及回去吃午餐,但我們表示台灣的習慣是共度晚餐比較常見,午餐大多是不會特地返家享用,三舅舅則對我們的回答表示詫異。越南人的作息通常是有午餐時間,十二點一到學生們就紛紛返家享用午餐,稍作小憩,等到下午兩點再陸續返回工作崗位上,所以中午休息時間,幾乎各地都在唱空城計,不過餐館或咖啡廳的人潮卻滾滾來襲。
二、婚姻育兒觀念的歧異
我很久未曾回去過越南,前次返越還是個可愛小女孩,這次卻蛻變成小女人,三舅舅也好奇我的感情生活,一直鼓吹我要嫁給當地人,早日結婚生子,子孫滿堂大福氣。但越南政府當局有管制人民生兒數量,一戶不得多於三個,否則會剝奪戶長的工作權利;換言之,越南政府的兩胎化政策是限制出生率的激增;反觀台灣現在面臨到少子化的危機,政府還要拿獎金補助多於三胎的家庭,因面臨到潮流鉅變趨勢,有關男女之間的議題素多爭端,進而去影響人之行為動機。
三、對台灣印象的謬思
由於台灣平均所得高於越南,在他們眼中我們物質生活明顯優渥,理所當然精神生活也是充實快樂的;但殊不知台灣因壓力產生憂鬱症的人數日益遽增。有錢真的快樂嘛?實在是令人值得省思。

接著挨家挨戶拜訪各路親戚(大阿姨、二姨丈、小舅舅、二舅舅、大舅媽等),但相同的是,他們皆親切款待我們這群不速之客,閒話家常。大阿姨身體微恙,卻又熱情招待,說看到我彷彿看到我母親的影子;二姨丈自從喪偶之後總是鬱鬱寡歡,希望他能振作;小舅舅家在二姨丈家附近,皆是在自家一樓擺雜貨做生意,越南商家都習慣在自家一樓作為店面用途。二舅舅家是開河粉店,但由於長期臥病,現在再考慮退休養老;大舅媽則拿出我和大表姊曾經拍過的照片回味紀念,大表姊現在已嫁為人妻,也升格為人母了。

後來小舅媽應我們的要求,帶我們去越南旗袍-長杉。長衫是越南女性獨特的傳統服飾,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越南長衫除了手工精細考究外, 還相當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要非常合身好看。這種已成為越南國服的傳統服飾,有點類似中國的旗袍,但衣服自腰以下開高衩,配上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寬鬆長褲,不論蹲、坐、騎車都很方便,長衫部分,腰部以上裁剪得非常合身,腰部以下寬敞,左右各開叉至腰部,內著寬筒喇叭褲,極合身的上衣配上飄逸的裙擺及長褲,無疑將嬌小的身材襯托得更優美。順應當地風俗民情,因此我和蓁蓁同學不可免俗地各自訂購一件,一套是越南盾五十萬元,折合台幣約一千元左右。在量尺寸的過程中,一直被店員稱讚高窕的身材,讓我覺得很害羞,在我們台灣的嚴格審美觀之下,只有名模瘦死人不償命的身材,才會讓人誇獎吧;但越南人平均來說體型算比較嬌小,因此在比較作用對照下,我們才會被津津樂道。

關於諒山景點部分
●三青寺:建立于黎朝,據“大南一統志”一書中記載:“三青寺坐落於永寨社的石山洞之中(今為諒山市三青坊)。經過時間的推移,三青寺還保留著其原始的迷人,它象一塊磁石,吸引著許多中外旅來參觀、欣賞。
石洞裏邊的石牆上浮雕著佛像,這尊被刻於XV世紀的石像的建築之偉,涉計之妙,景觀之美具有較高的佛教藝術價值。蔭絲湖的綠水長年累月滿滿的。抬頭看上去,旅客一定被天然的石鐘乳千形萬狀地擺列著吸引住,站在它面前,你頓感心曠神怡,目不暇接,猶如進入仙境一般。據說越戰當時,三青寺的洞穴曾被當作防空洞使用,冬暖夏涼非常舒適。
●二青洞:三青與二青洞這些文化名勝與吳適士先生的名聲有著密切的關係。1777年-1780年期間他被選為諒山省鎮都官。就在這麼短的時間中,吳先生全力以赴地把諒山省的政治-經濟並駕齊驅,特別是文化等方面不斷地向上發展。且發現鎮營八景,其中二青洞作出了貢獻。
1779年5月吳先生開始領導工匠們進行開鑿石洞的基礎,東邊的地勢較高,適合用於修建供奉孔子、老子、佛薩等三位聖人。二青洞位於三青寺之下,是個全長500米、風景優美的天然之寺,是屬於珍貴的鐘乳石窟、深不見底,為標準大自然神奇的教室,除了石筍、石柱之外,因滲透而聚集的湖泊,更讓人看得瞠目結舌。如今,本遺址的四壁上還保留下來著各詩人、名人的碑文。二青石窟是諒山珍貴的歷史遺產,是越南藝術寶庫中的一塊寶。唯一的遺憾是在參觀的洞穴口,有著觀光客垃圾或是刻印的破壞,讓這塊天地蒙上一層陰影。
●望夫石:坐落於二青、三青名勝群體之中,望夫石隱含在其中一個感動的傳說故事。望夫之婦在高高山上懷裏抱著孩子等著丈夫回來的形象已走進了越南民族的心靈深處,是越南婦女始終如一的象徵。象徵越戰時期,婦女對其歸人的期盼。
●末城遺跡:坐落於本市三青坊地區,至今留下的就是山谷之間的兩段石城牆。這一舉國聞名的末朝城遺址是越南封建時期的軍事防禦工程的。如今,本工程已被排列為國家歷史遺址並開始得到重視,國家對其進行整修、恢復工作,使其成為旅遊勝地。中外旅客來諒山都喜歡去遊覽此地。但因越戰而損毀甚多,現今只剩一小段遺址提供參觀。
末城遺址底下有一家露天咖啡廳,從山上眺望環伺四周景觀,一覽無遺。據說,晚上的夜景更是令人稱道不絕,諒山境內的點點星光與燈火,點綴得美不勝收。坐在青山綠地之間,享用茶點與飲品,愜意度過午後時光。

關於他們的如廁文化,有些地方是令我不敢恭維;郊區較偏僻地域的廁所是沒有門的,我們還要用雨傘遮掩充當門簾,設施簡便只有一條渠溝,沖水還要手動用杓子一匙匙沖洗,都市較城市地域的廁所就正常,通常是在百貨公司或觀光景點,如廁需要給5000元越南盾,折合台幣十元的小費,門口會坐著一至二位的收費人員,依序排隊如廁。不過廁所也常常面臨被破壞的窘境,甚至有的婆婆媽媽如廁不鎖門,真讓人看了大冒冷汗。

餐飲就如同前日所述,不多贅述。但唯一要補充的是,越人喜歡吃很多特別的食材:如紅燒駱駝肉、炸蜜蜂、炸蜂蛹、鴨仔蛋等,分別搭配不同的醬汁:醬油加一顆水煮蛋、魚露、蝦露等,味道雖刺鼻,但卻是風味十足、口齒留香。尤其是講究新鮮的食材,不論是豬牛羊、雞鴨魚皆是上上之選的新鮮,所以不用多用酌料直接清蒸或水煮,品嚐最原始的好滋味。因此熱量不高,雖餐餐飲食正常,但很少看到越南人體重過胖。

另外有趣的是,越南的飲酒文化,讓外來客的我們著實大吃一驚。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飲酒,不論是早餐的牛肉河粉,中午的海鮮大餐,傍晚的全陸特餐都可以隨餐飲酒,不管是啤酒或是清酒、高梁或是紹興皆是一杯接著一杯,喝的不亦樂乎。而且長輩不會禁止孩子飲酒,甚至對於男性青少年或男童,還會邀他們一同飲酒作樂。尤其是他們的敬酒文化,對於來訪的貴客會獻上酒表示心意,該貴客需要乾杯以示禮貌。但是他們會不斷灌酒,讓差酒量的我們無力招架。他們的飲酒文化,就跟喝茶一樣稀鬆平常,是一種生活禮儀,也象徵一種豪氣相挺的義氣。越人的好客禮儀過程繁複,湊熱鬧也不落人後,尤其是友人來訪之際,更是盛大的襬宴款待。

夜晚隨性漫步在旅館咫尺的室內夜市,與台灣的夜市沒有兩樣。家電至3C產品,衣服至飾品,餐飲至遊戲攤,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給。在這裡發現越人的殺價能力是不能小覷的,樣樣都可以殺價,樣樣都可以砍價,凹到老闆臉色都有點鐵青了,還從容不迫。晃完一圈後,一夥人跑到我們旅館房內來交際,互相交換戰利品小禮物。我拿了我愛吃的薄荷巧克力,評價不一,他們對於甜食比較沒特別喜好的感覺。接著就交流越南的撲克牌玩法與台灣有何異同,在台灣黑桃是最大、而越南黑桃卻是最小的。


關於語言議題,我有察覺越人雖在國小有接受英語教育,但是普遍來說,在越南英文並不通用,歸咎於英文和越南文皆屬於拼音系統,發音容易混淆,所以英文在越南除了在河內較大觀光景點,在諒山鄉村地帶是完全不管用的,懂漢語的人甚至比懂英文的人還要多。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工具,也是傳達訊息與情感的媒介。透著用越南語交談,讓他們接收到我們的善意,進而也改變我認同的歷程。身在兩個文化間的我,母語已被強勢語言漢化,殘留下來的僅是完整的聽力、說讀寫的能力離我遙遠矣。這次到異文化體驗,學習到他們所使用的語言,透過口語與文字述說許多越人的風俗民情,什麼樣在地文化讓他們使用這些語言字彙,透過儒化代代相傳下去。就如同ABC一樣,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學習,從一開始排斥到現今的接受,之中的改變,或許是這趟旅行最大的收穫,因為找回我原生的認同情感。

回憶起兒時記憶,我似乎竭力隱瞞我的母國文化,把自己歸類成百分百的台灣人,雖然聽得懂母語,卻遲疑不敢面對它;身處在漢族沙文主義文化掛帥的年代,一向喜歡低調的我,只能隱藏不說,即使人們看到我的姓名就會一目瞭然。當時覺得被追問的滋味很不舒服,彷彿明顯劃分族群間的界線,奚落我不屬於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不敢學越南話,害怕有人會發現我不一樣的身分,曾經有一度,我恨透了我這個身分。

如今,想起當初的我,感覺實在愚昧至極。我的血液裡充滿了越南人的熱情與堅毅,面對困難仍勇往直前;我的內心仍存著富有傳統文化的保守情操,做事有原則不妥協;我的靈魂仍牽繫著那塊土地,住著我的至親與我的家鄉。現在的我認同我的原生文化,原來越南話有著這麼優美的腔調,原來摩托車可以這麼隨性的奔馳,原來生活也是可以忙裡偷閒…。我的認同歷程由一開始的抗拒排斥到現今的坦然釋懷,我開始接受另外一個身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