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越南行] 體驗學習五天四夜初探整理

***
越南文化體驗學習五天四夜行初探
整理

【文化差異】
一、物質面
(一) 食:飲食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精華。遠古時代,人們對食物的基本動機是填飽肚子,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漸漸變成一種生活品質的象徵,一種享受。每一種食物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都是經過生活歷練形成的體系。

在文化認同上,語言和飲食是最常成為外籍配偶的「文化邊界的標誌」。藉此形成群體重大的依據,也是文化認同中最外顯的標誌。我們可以透過食物的研究了解人的行為與文化的意涵,每個人都必須吃,到我們吃什麼(What we eat)?最後變成我們是什麼(Who we are)的一個重要標記。換言之,你認同此群體,你就該遵守群體對食物的規範:何食可吃,何者可禁。食物偏好,存在的原則就是:只有不同味覺的外國人存在下,才會形成認同的標誌。

關於越南菜的飲食特色主要是以魚露為主軸發展而出,口感以清爽酸甜為特色。涼伴菜用蘿蔔絲與小黃瓜加上醋與魚露醃製而成,灑上些許花生粉點綴,口感是酸甜且有脆度,十分適合夏天開胃。難怪越南人儘管吃的多,但是體脂肪過高的人數也不多,走在街上比比皆是纖細苗條的人們。

他們醃製的配菜種類繁多,且每道菜都會用到魚露,因此,酌料的學問十分深奧。對於烤雞要沾何種沾醬,水煮鴨要搵何種料,蒸魚要用哪種調味料,炸豬如何變清爽排油膩,都十分講究。且不時會有令人驚艷的食材,如炸蜜蜂或是紅燒駱駝肉等,讓我們看了嘖嘖稱奇。另外越南人吃飯一定要搭配飲料,成年男子會點啤酒來小酌,女子可點可樂或礦泉水飲用。他們不會避諱小孩喝酒,並且鼓勵男孩童喝點小酒。對於遠道而來的客人,則會敬酒以示禮貌,客人則是要回酒表示。

與其他東南亞料理相比,越南菜口味顯得清爽順口不油膩;與中華料理相比,曾經是殖民地的越南多了一份特殊的異國風味;與西餐相比,越南菜因為善於使用各種香料,而具有豐富的南洋色彩。這樣的特殊定位,讓越南菜別有一番濃郁的南國風情。醬料是越南飲食文化的靈魂,只有配搭合適醬料,才能把食物最美好的味道呈現出來[1]

(二) 衣:想到越南人的服飾,首屈一指就是越南國服-長杉,亦稱越南旗袍。長衫是越南女性獨特的傳統服飾,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越南長衫除了手工精細考究外, 還相當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要非常合身好看。這種已成為越南國服的傳統服飾,有點類似中國的旗袍,但衣服自腰以下開高衩,配上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寬鬆長褲,不論蹲、坐、騎車都很方便,長衫部分,腰部以上裁剪得非常合身,腰部以下寬敞,左右各開叉至腰部,內著寬筒喇叭褲,極合身的上衣配上飄逸的裙擺及長褲,無疑將嬌小的身材襯托得更優美。一套約五十萬越南盾至六十萬越南盾上下不等,折合台幣是一千元至一千二左右。量身定做後,約略兩天就可以拿到屬於你個人的長杉。
越南女性的穿著通常是搭配緊身長牛仔褲,加上高跟鞋為主。女生不穿短褲。儘管是如此悶熱的河內市區,穿短褲或裙子的人少之又少。他們觀念認為穿短褲是不夠禮貌,穿裙子則是特定行業制服才需要。

在越南人的審美觀,高且豐腴是最完美的女性。以一百六十公分為分水嶺,分為高與矮。但也別過高,因為相對越南男性普遍身高也不高。體重則是要豐腴帶點肉感,不同於台灣喜愛骨感名模的風氣,截然不同的審美風氣。且越籍父母在選媳婦時,標準為身高不能過矮、不能過瘦且要帶點豐腴,跟台灣傳統社會相似。

(三) 住:我們旅程中是住小旅館為主,住一晚約美金十一元。小旅館溫馨精緻,應有盡有。當地居民房子是以洋房為主,帶有濃厚的異國風情,一樓通常為自用店家,可擺雜貨做生意。在大城市才看的見高樓大廈,可說是新舊風潮建築相鄰的衝擊感。
(四) 行:旅行途中是以計程車為代步工具,車上有計算價錢的機器,依車型大小[2]或旅程長短有不同的計費方式,傳統的三輪車只有在觀光區才能看到。一般民眾是以摩托車為代步工具,和台灣不同的是打檔車居多,95%是打檔車的市佔率高居不下,由於他們摩托車進口稅率高,所以行駛的摩托車以本國生產的為優先考量。且他們行車方式是以喇叭為背景音樂,整條街無時無刻都充斥著喇叭的聲音。不同於台灣,喇叭聲是種問候打招呼的方式。
(五) 育:越南教育制度原師法前蘇聯及東歐模式,近年來因為開放改革需要,教育制度及內容有相當大變革。為提高大學教育水準,政府整合各大學院校成立河內國家大學、胡志明市國家大學及順化、峴港、太原等區域大學,並規定自1997年起各大學入學考試增加外文項目﹑開放私人興學,將普通中學改制為專科中學,積極鼓勵公職人員學習外語特別是英語以做為升遷參考依據。越南自經濟開放改革後大學新生之志願有明顯轉變,由以前之醫學、藥學、科技學系等,轉為現實熱門之英文、資訊、經濟、法律等學系。越南就學率達92%,教育經費佔全國總預算12.8%,目前有126所大學院校。[3]越南教育學制為五、四、三、四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部份學系如建築科系為五年,醫科為六年,碩士二年,博士二年至四年),國民義務教育為九年至初中階段。大學學費每年約60至100美元。
(六) 樂:河內多湖多樹,綠意盎然,西湖、還劍湖、列寧公園、胡志明紀念堂廣場為市民休閒主要場所,畫廊林立經常舉辦畫展。四座主要博物館(1)歷史博物館(2)革命博物館(3)軍隊博物館(4)國家美術館,歷史博物館遭戰火破壞,損失慘重。文化宮及河內大戲院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亦有獨具特色之水上木偶表演。居住在河內的居民,飯後可以去湖邊看夜景談心,是個不錯的休憩場所。尤其是夫妻情侶濃情密意的約會聖地。

越南居民平常的娛樂就是下午茶時間,忙裡偷閒。有時來杯咖啡、或是茗茶都有不同風情。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是非,或是在家門口打象棋娛樂。較年輕世代的人會去逛夜市、看電視戲劇、聽流行歌曲,也有台灣來的偶像劇,難怪說是地球村,台越的年輕人是同步資訊。且他們人手一機,手機在那是十分發達,不過費率不低。網際網路也慢慢開始成長。

二、價值觀
(一) 貧富差距:不只城鄉之間的差距甚大,在市中心與郊區就有明顯的區別。越南經濟因長年戰爭,工業設施、 公路、橋樑均遭嚴重破壞,統一後遭歐美各國經濟抵制,且因內部政策錯誤,造成經濟發展停滯、農業減產、通貨膨脹劇增,致今日的越南仍然貧窮落後。自1986年實施經濟改革後,近年來自國際的援助及外資紛紛湧入,協助基礎建設,越南正逐漸擺脫困境,發展經濟。國民所得及幣值:越南國民平均所得USD 547.7(2004年);胡志明市國民平均所得USD 1,640(2003年)。
因而不同所得群在其消費支出上,會有不同的因應路徑。如我們在星巴客啜一杯咖啡,在他們眼中是奢侈的行為。
(二) 地域衝突:對於現代地域共同體的樣式,由於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社會—歷史—文化等諸多要素在國內各區域間不同的分佈結構,進而在地區發展中也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性。在越南可簡單分為幾個區域:北越、中越、南越地區。其中北越人(以河內為例)因國民所得比鄉村地區為高,所以較常有優越感。而中越地區因受越戰影響,許多地方建設待重建,相對的生活水平較低。而不同地區都會有其特殊口音,透過這些口音可清晰分辨何種地域的人。而具有強烈優越感的北越人,以自己為越南文化代表為驕傲,進而去評論其他地域的人。就如同台灣的北部人帶有強烈的優越感,以自我中心本位意識進行思考。此外表姊(北越)與男友(中越)交往期間受盡家族的百般阻礙,反對的理由不外乎是,中越人小氣、吝嗇等等,與台灣的客家人的刻板印象極為類似。他們的戀情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雖然這段戀情最後無疾而終,但從此事件得知北越人對於家族文化傳統非常保守,且對此議題較嚴肅不易溝通,相對於南越人的浪漫隨性,實為大不同。
(三) 保守vs.新潮:河內的生活節奏緩慢而安逸,有美麗的湖光山色、濃蔭蔽日的街道、翠綠的公園、殖民時期留下的法式建築和令人吃驚的現代摩天大樓。就如同新舊世紀的分隔線,新舊文化產物交替映入眼簾之中。望見河內的寺廟、紀念碑和老城區狹窄街道上的文化遺產,看見越南古老的民族精神,但另一頭坐在街頭品嘗卡普齊諾咖啡、名牌商店高樓聳立、百貨公司林立的現代化景物,炫耀手機的河內新生代,舊有保守審美觀念也逐漸被迷你裙風潮淡化,清晰地反映整個國家正經歷迅速的變化。
(四) 友善vs.排外:基於前項保守特質,一般而言,越人給觀光客的印象是非常排外且防衛心重的。以北越為例,對於外來訪客會投以特異眼光,不善交際,有種冷漠的隔閡。如訪問為例,校方知道我們的到訪,避之唯恐不及,深怕我們這些不速之客,儘管我們只是參觀而已。也許在他們的體制下,要透過縝密完善的溝通才如以成行。但如果是有血緣或是朋友情誼,招呼禮數樣樣都不會少,設宴請客更是不在話下。所以可說越人是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顆熱情的心。且越南人的稱謂語多半是以兄弟、姊妹相稱,不論是用餐時的服務生,抑或是血拼時的店家,都具有十足的親切感。
(五) 嘈亂vs.秩序:何謂亂中有序,在越南便可略知一二。在河內繁雜忙亂的交通網中,喇叭鳴叫聲、機車打檔聲譜成一曲熱鬧的交響樂,不守秩序的車輛、行人在車陣中穿梭,但又來去自如。小江導遊曾告誡我們:在越南如果沒有勇氣,就永遠過不了馬路。儘管法律明文規定隨意穿越馬路罰鍰越南盾二十萬,儘管車水馬龍的車潮排山倒海而來,還是要義無反顧的快速穿越、別無選擇。但看似癱瘓的交通網,卻少有車禍傳出,亂鳴喇叭也似乎成節奏感播放,是謂紛忙混亂中的井然有序。
(六) 婚姻vs.家庭:在傳統越南人家的觀念,成家立業是理所當然必經之路。就像傳統農業社會般,注重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後嗣、興旺家族人丁之說。他們對於頂客族或是不婚主義者很難茍同,無法接受無後裔傳承。在他們文化深層假定已為此種社會建構方式,呈現其文化價值,藉此可觀察其活動組成方式加以了解該群體相處模式,因具有某種親屬連接關係所為的互動,這些人可能比鄰而居、耕地相連,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協助等。而婚姻是種擴大社會網絡並建立結盟關係,建立一種社會關係,舉凡父母對孩子的法定親權,並賦予配偶對彼此的義務權利。在越南的女性以丈夫為天,唯唯諾諾竭力當丈夫背後的推手,因越戰時期男性從軍行,女性一肩扛起家計重擔,所造就的卓越能力是不容小覷的。我們在越南所遇見的女性都能幹,一手包辦許多家務決策,但男性自小受盡尊寵、養成爛漫性格,具有絕對權威,大事多由其主導決定。
大眾與媒體常以為越南是母系社會,其為重大誤會。越南在一千多年被中國侵略之後受到儒教的嚴重影響,生活之中重男輕女表現非常嚴重。比如:孩子從父姓,家裡重要決定均由父親主導。但那為何離婚時發生監護權糾紛,越南法官常把監護權判給母親呢?因媽媽通常照顧孩子比爸爸還無微不至。越南法律規定跟世界各先進國家一樣的:判離婚時,該看誰能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在越南,離過婚的男性通常會續玄,而女性往往一輩子過著孤單的日子,將所有心力付出給予孩子,養孩子成長,為孩子犧牲。因此媽媽應該有更好的條件來撫養孩子。受中國傳統儒家影響甚大,父權主義深植人心。

三、認同歷程
首以筆者的背景作認同歷程的分析,從開始身分角色的衝突,內心夾雜的矛盾與不安,直到體驗學習之旅的企劃出現所產生的契機,以及體驗後的認同轉變過程,以客觀的角度去評論主體的我,認同如何變化的歷程與心得。以下分述之:
(一) 衝突
「你是越南人嗎?」這問題一直纏繞著我二十餘年,儘管我如何避重就輕,輕描淡寫過去,仍是在群體中引起注意。我想要低調,掩飾我這個特殊的越人身分,但無奈我的姓名彷彿是在嘲笑我的不自量力。

原生家庭的雙親皆為越南人,隨著七0年代中期越戰難民潮、跑船至澳門、澎湖,輾轉來到台灣本島,而我是在澎湖出生。印象中,澎湖就讀幼稚園的記憶模糊,只依稀聽長輩說我小時後不愛與人親近,用冷漠的心去防備每件事情、甚至武裝自己,也許是害怕期待越多,失落更大的緣故。敏感容易受傷的心,害怕陌生人知道我的身分,給予歧視奚落的眼神,因此我逃避與拒絕友善的關愛。
父母教養的方式是採用嚴格專制型態,且小時後有嚴重的重男輕女待遇,他所受的尊寵是高高捧在手心上。而我凡事都要與哥哥比較,永遠在追尋他的腳步。哥哥也會用戲睨的語氣調侃我、命令我完成家務事。而我總是默默的承受著一切。我的小時候是一個非常沉靜的小女孩,屬於被忽略的小孩。因為擔心標籤化而被排擠,非常害怕與人交談,變得很沒自信且自閉,總是一個人默默躲在角落裡發呆。有時候望著窗外天空,試圖想要飛出與生俱來的枷鎖,但只是奢望白日夢而已,有時候又一直凝視著黑板,思索如何讓其他人認同我,但似乎解不開我身分角色上的矛盾。

我聽得懂父母講的每句越南語,但卻不敢用越南語回應,只因我怕別人會認出我的口音並給予差別待遇,因此極力掩飾我原生母語。每當母親對我說越南語,我總是以漢語回應她。也因如此,現今母語能力只剩聽力部分,口說則是零落淒慘。那時越南語雖離我很近,但我卻害怕去使用它。對我而言,在那時說越南語是一件很不光采的事情。台灣社會輿論的壓力,閩南沙文主義的氾濫,放送「非我族類」的媒體恣意污名化,弱勢族群應如自處?唯有被同化一路,才能減少歧視的眼光。

我的求學過程之中,最讓我困擾的是:初至新環境,必須要自我介紹的那時候。面對我的姓名,簡單三字卻如百斤巨石、難以啟齒。每當我說出口那一剎那,台下總有人質問我是否為越籍人士,讓我覺得非常難堪,只好虛應故事,朦混過去。掩飾手法之成功,即使是同窗三年的好友,對於我的身分也是懵懵懂懂。其中,最成功的策略是以暱稱代替姓名,讓人看到你就立刻聯想到你的暱稱。久而久之,代表越南涵義的姓名就會慢慢淡忘在他們記憶中。也因此對於我越南血統的身分,選擇慢慢遺忘、抹去。但我究竟是哪裡人?

就如同失根的蘭花,找不到國家認同的歸屬感,在兩國文化間拉扯分化,最後發現自己無所適從。身為越南人卻忘卻自己在地的母語文化,身為台灣人卻被該地居民標籤化為弱勢族群、用偏見與歧視對待,我到底該如何安然自處?於是,我選擇隱藏。絕口不提有關我的越南籍背景,刻意逃避有意無意的追問,把它當作心中三緘其口的秘密。

(二) 契機
待年紀稍長之際,在校學習多元文化的同時,逐漸明白越南文化的部分精隨,並非是粗鄙、不入流的次等文化。於是我開始思索兩個文化間,是否可以截長補短?而非得要捨棄其一,以及忘卻母國文化。偶然機遇下,正巧專題研究關於外籍配偶認同的歷程以及如何消弭偏見等議題,文獻分析回顧有關外籍配偶適應的問題,進而新台灣之子所衍生的教育問題等,以及在所處的生活圈訪談了一些越南籍配偶,作為我的問卷分析討論,同時越南五天四夜的體驗學習之旅,亦是我認同轉變的重要契機。

藉著文獻整理分析後,我深切體悟到外籍配偶身分認同轉變的矛盾與害怕。她們遠道而來嫁為人妻,離鄉背井的恐懼與異文化的衝擊,所造成的適應問題並非短期內就可解決。再加上旁人對其異樣眼神,或奚落,或訕罵,媒體的污名化以及標籤化,成就她們弱勢族群的地位,使她們與他的小孩認同造成障礙。使他們排斥該母國文化,此種同化行為殲滅文化的多樣性,且他們所做的努力還是不得社會的認同,依舊是「外籍」配偶,而非本國籍。進而他們逃避認同台灣文化,藉由自我放棄尋求解脫,引發出許多社會問題,造成許多社會成本的浪費。

在與社區的外籍配偶懇談過後,發現她們跟我一樣具有矛盾的認同歷程,在兩國文化之間進退兩難。下一步該怎麼走?她們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臨極大的挑戰與抉擇。透過這次的體驗學習之旅,我將以越裔台灣人的身分自居,返回去適應我的越南原生文化,藉以觀察我的認同過程如何轉變、怎麼轉變、以及為何轉變。

(三) 涵化(acculturation)
『涵化』理論的建構[4]
不同文化團體的接觸與互動,在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中一直很重要。此過程所產生的文化現象,在二十世紀二○年代迄六○年代間,在西方人類學界引起廣泛的討論。而涵化、同化與文化接觸是人類學理論中屬於同一組的概念,前二者較為美國學者所樂用,英國學者則較喜用文化接觸的概念。在本文中作者集中在與涵化觀念相關的討論,一則因為人類學在這方面的討論較為完整,且和本文的論點有直接關係;另則從涵化/同化所衍生出來的『漢化』觀念一直是一般在討論異族文化與漢文化接觸過程的『標準』思考模式,作者認為這有必要再於予商榷之。

『涵化』這一個概念的由來,據美國人類學家Ralph Beals的考察,是一九二○年代中期,一位德國 Walter Krickeberg 在演講時以此概念說明解釋非洲興古河上游部落文化接觸後的共同發展出的文化基礎之過程。此一概念傳到美國人類學界,到了一九二○年代後期引起廣泛的討論與使用,於是一九二○年代後期到一九三○年代的中期,有關『涵化』的研究漸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範疇。

涵化的意涵是什麼?早期的定義相當混淆,常以西方文化對土著文化的影響為涵化的意義,是西方文化或文化接觸為文化變遷的原因,英美學者視與西方文化接觸的土著文化繼而產生的改變稱為『涵化』。Malinowski在《文化變遷的動力》書中指出,文化變遷的因素與動力來自兩方面,一為文化自身力量,一為來自不同文化接觸下的文化傳播。此說成為當時對涵化概念的初期解釋。真正開始對涵化概念比較有系統的、客觀性的界定,要到一九三六年,三位美國學者:Redfield、Linton、Herkovits在《美國人類學家》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篇〈涵化研究備忘錄〉,對涵化的定義有如下的說明:「涵化的概念幫助我們瞭解一種現象,那是來自【兩種】不同文化體的個人,在不斷地第一手接觸下,產生了異於其中一方的或兩方團體原來文化模式的【文化】變遷。」此定義仍有些模糊不清,很多基礎問題也未能解決,到底涵化是一種過程或是結果?就當時學者看來,涵化不僅是一種結果,更重要的是一種持續不斷的互動過程。

由於有關涵化的研究,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與部落社會或殖民社會的脈絡下進行研究,而西方文化又常是強勢文化,影響地方文化甚鉅。涵化的提出,讓原本單方面的同化理論開始有所改變。以下分述之:一、文化接觸是個持續不斷的互動過程;二、這種互動過程是雙向的,而非單向的;三、文化接觸的研究主要機制在於不同文化團體的個人。也就是說,涵化是由兩個以上的文化群體間,持續不斷的接觸產生文化特質的交換,該文化某些部分可能會改變,但群體依然保有其獨立性。筆者將以此概念對越南文化作另一不同的研究。

在越南參訪短暫五天四夜的行程中,體驗到文化差異的窘境、因口音被越人奚落差別待遇等情形、以及學習的越南語的渴望卻溝通障礙,逐漸認同越南這塊屬於我原生的土地,最後不畏懼越人身分、以越南人優秀的文化為自豪。

原本排斥的心態,更坦然面對我的身分,藉由這次的旅程去感受到越南文化的樸實無華,卻又蘊藏許多智慧結晶,讓人嘖嘖稱奇。如何從正常飲食中享有曼妙曲線,透過清淡的烹飪方法,不管是蒸、煮或炒、炸,都會搭配爽口的酌料與生菜,去油解膩的不二法門,所以越南人鮮少有文明病肥胖的困擾。如何從陌生的環境中找到正確方位,儘管沒有現代化的GIS衛星導航,但是她們地圖的貼心設計,先把某市分若干大行政區域,再依其區域分別摺疊以便搜尋,若把全部行政區域攤開就會恢復該市全貌,透過此項巧思,可以把地圖縮小隨手攜帶,非常方便,如在台灣應可以申請創意專利。狹隘的侷限在自我國度的設限,剛愎自用鄙棄其他文化的長處,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現今全球儼然是地球村,各國文化彼此互相影響,多元色彩將會使眼界更大開。

儘管異文化碰觸的過程中,會有誤解的地方,造成摩擦與不諒解,皆是在所難免。唯有尊重了解對方文化意涵,並保持友善的態度去互動、溝通,才能維持跨文化間的情感交流。在旅程中,越人對我們用餐量一直很耿耿於懷,因為國人在台灣進食量都維持在七、八分飽,甚至為了維持身材而少量,轉換到越南這個環境,他們對於我們的小食量很不諒解。起初他們會錯意,以為我們覺得越南食物不美味可口而拒絕用餐,更對茹素者產生質疑,覺得不能享受大口吃肉是很遺憾的事情。後來經過我母親長途電話的解釋,台灣人食量跟小鳥一樣小,家族那邊的人才漸漸釋懷,不強迫我們吃超出我們能負擔的食量。但越南人還真是大胃王,儘管是瘦如柴骨的導遊小江,都具有吃三碗白飯的實力,著實讓我們台灣人看傻了眼、津津樂道。

另一個衝突點是語言障礙,英文在該地極少被使用,所以造成我們極大的困擾。只能靠小江導遊獨自翻譯,而當她分身乏術之時,會聽而不會說的表達能力障礙是我這趟旅行的遺憾。看著旁人用流利的越南語閒話家常,儘管都了解談話內容,但卻像啞巴吃黃蓮、說不出完整的對話,只能用可憐簡單的字彙拼拼湊湊,深怕越人親戚會覺得我不健談,只能一味的微笑表達我的熱情。當我提起勇氣說出笨拙的越南語,還是會被越人親戚調侃笨拙的口音,以及質疑我身為越南人為何卻不會越南語。我真是啞口無言,深深體會ABC的窘境,因客觀環境的不允許而喪失我學母語的機會,但透過返越這契機,我開始努力學習我應有的原生母語,儘管不流利而遭到旁人的譏笑,但我終於踏出這一步。

當我回到台灣,仍熱心教週遭好友簡單日常越語,朋友們都覺得十分新奇有趣,也算是另類的文化傳播交流。而母親知道我學會簡單的越語,心中覺得很欣慰。她打趣的說道:「只要你留在越南一個月,包准你全部學會。」我當然知道他對我的期望與苦心,也冀望原生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母親亦表示如果有機會,她願意把我帶去越南重新學習越南拼音文字,可在當地當台商的華語老師或翻譯人才,創造台越地區,不論是經貿或文化上的多元交流互動。

從這趟旅行中我找回我遺失已久、對越南的認同感,深埋在我心中的秘密終於晴朗了。我終於釋懷了。能有勇氣說:「我是越南人。」並且以越南文化為榮,開始使用我的母語、試著了解越南文化的精隨,不斷地學習。

民眾對於越南文化多半是摻雜外籍配偶的仲介婚姻,舉凡越南情緣等節目公開物色媒介婚姻,使得越南文化多半被偏見矇蔽,而外籍配偶與其子女也被標籤化給歧視。誤解常發生在不了解彼此文化的過程中,唯有嘗試著體驗理解他國文化,才能以客觀的角度去品味不同文化的相異處,讓地球村中的每個國度的文化皆多元廣博。
[1]特色醬料提味 越原汁越美味。引自http://0rz.tw/c22rY (96/09/16)
王宏仁,(2004)。越南魚露調味出台灣新文化。新新聞第925期,p70-71。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討》。南投: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p63-82。
[2] 有分休旅車、小客車、摩托車的計費計程車。
[3] 引自越南教育http://www.teco.org.vn/abouttechnart.htm (96/09/22)
[4] 引自中央大學歷史教學資訊網http://140.115.170.1/Hakka_historyTeach/abstract_detail.php?sn=187 (96/09/28)